首页 机构设置 本科教学 规章制度 考试专栏 办事指南 相关下载 成果展示 联系我们
本科教学快讯第四期
发布时间:2020-05-19

一、深化学分制改革进展

二、教学简讯

昆明理工大学7门慕课上线教育部国际平台

学校大力推进一流本科专业、一流本科课程建设

我校106个专业圆满完成云南省2019年高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自评工作

学校聘请省外高校专家启动2019版培养方案第二轮审核工作

开启“云指导”,质量不打折——我校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有序进行

疫情无情师生遥相隔测试有路昆工月考成新招

2020年度第一批“课程思政”教改专项课题立项建设

三、高教动态

理工科课程中的思政与情感

顾 问:束洪春 主 编:邹永松

编 辑:许 蔚 范卿卿 陈庆华 刘荣佩 董丽娜

责任编辑:范卿卿

卷首语

2018年,国家先后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对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做出系列安排部署。云南省政府、省教育厅将本科高校专业综合评价、深化学分制改革等作为提升云南省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突破口予以全面部署实施。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昆明理工大学坚持“以本为本”,深入开展了以深化学分制改革为核心的本科教学质量提升专项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服务管理运行机制,改进教风学风考风,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和质量。

为了让全校广大师生及时了解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及相关改革动态,熟悉最新教育教学政策措施,宣传树立教育教学工作典范,展现学校本科教育建设风貌,学校刊发《本科教学快讯》,以期推动各培养单位更深刻地学习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提高本科教育教学工作透明度和覆盖面,进一步推进管理服务改革创新。

希望《本科教学快讯》立足高点,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使之成为我校本科教育教学信息交流的联系纽带和桥梁,为学校一流本科建设助力添彩。

校长:

一、深化学分制改革进展

1、召开全省本科院校学分制改革工作推进会

2020年4月24日,陈舜副省长在省教育厅召开全省本科院校学分制改革工作推进会。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周荣,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陈世波,以及云南省32所本科院校书记、校长参加会议。

会上陈舜副省长围绕为什么推进学分制改革和怎么推进学分制改革做了阐述。会议强调,学分制的真正的价值在于让老师要好好教书,让学生要好好读书。所有制度设计要让老师不得不好好教,让学生不得不刻苦学。学校设置的“三个中心”要服务于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课程中心管控全校的课程质量,保证提供给学生修读的课程都符合质量标准。教师中心汇集各种各样的教师资源,开出一流课程。学生中心最关键的事情就是为学生提供学业指导,课程中心、教师中心支撑学生中心。陈舜副省长要求各高校尽快确定专业规划,明确要建设的国际、国内一流专业,通过对标国内外一流高校的相同专业,研究其师资、课程,教材,教法,明确自身与对标专业的差距,把握专业建设和教学改进的总体方向,寻找最佳实践,持续改进,追求卓越。

2、强化经费保障确保改革举措落地生根

为全力推进学分制改革,确保各项举措尽快落地并取得实效,学校今年第五次校长办公会、第九次党委常委会先后审议通过了《昆明理工大学学分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方案》《昆明理工大学学分制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方案》,连续四年,每年投入1500万元,共计6000万元改革专项经费,用于聘请国内外一流师资、选派教师到国内外交流学习、开设一流课程等。

3、推进以质量为导向的绩效分配制度改革

根据学分制改革要求,学校修订了绩效考核办法,通过提高绩效分配中人才培养比例,增加对教学“质”的考核,推进以质量为导向的绩效分配制度改革。研究制定《昆明理工大学本科教育核心指标绩效考核实施方案(试行)》《昆明理工大学本科教书育人绩效考核实施方案(试行)》。人才培养绩效分为核心指标、教书育人指标两个部分。核心指标重点围绕专业、课程、教师、学生、教学五个方面,与云南省专业综合评价和深化学分制改革要求一致。教书育人指标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增加了质量与学分制改革指数,包括各教学单位教学工作状态数据、云南省专业综合评价情况以及学分制改革中一流课程建设情况。通过增加学分制改革相关指标,加强对教学“质”的考核分配,逐步建立与学分制改革相配套的绩效机制,促进课程质量及专业办学水平的提高。

二、教学简讯

昆明理工大学7门慕课上线教育部国际平台

4月27日至30日,昆明理工大学7门慕课在教育部在线教学国际平台—学堂在线国际版开课,向世界人民提供“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优质课程。上线国际平台一周以来,已有来自世界各国的56名学生报名参加学习。7门上线课程为:《C君带你玩编程》(课程负责人:计算中心方娇莉教授),《职场菜鸟礼仪指南》(课程负责人:城市学院李媛媛副教授),《理工学术英语》(课程负责人: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杨玉教授),《局部解剖与手术学》(课程负责人:医学院何红云副教授),《草木皆缤—走进植物配置》(课程负责人:艺术与传媒学院徐晓丹副教授),《极速悟透3ds Max》(课程负责人:城市学院李虹江),《水彩绘堂》(课程负责人:艺术与传媒学院官泓副教授)。此外,《中国城市发展之前世·今生》和《疫苗与健康》等9门课程也即将上线。

学校外国语言文化学院MTI中心采用国际标准机辅翻译项目管理方式承担了全部慕课字幕翻译和校对工作。昆明理工大学把慕课建设作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路径,通过课程建设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促进学生“真学”“真想”“真领会”,切实推动了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升。

学校大力推进一流本科专业、一流本科课程建设

校长办公会、党委会先后审议通过了《昆明理工大学学分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方案(试行)》《昆明理工大学学分制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方案(试行)》)。以上两项建设项目从2020年启动,建设周期为4年,每年建设经费1000-1500万元,总经费4000-6000万元,单独列支(2020年建设经费从工程认证费中列支;从2021年起,所需经费与工程专业认证费用统筹安排)。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每个专业给予最高150万元建设经费支持。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每个专业给予最高50万元建设经费支持。验收认定为优秀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额外划拨50万元建设经费。

国家级、省级和校级一流本科课程,分别给予3万、2万、和1万的建设经费支持(线上一流课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除外)。

教务处将进一步加强本科专业内涵建设和课程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对学校深化学分制改革和“双一流”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我校106个专业圆满完成云南省2019年高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自评工作

为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要求,切实推动我校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本科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根据《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19年高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工作的通知》,我校106个专业参加本次专业综合评价工作。学校高度重视专业综合评价,全校上下积极联动,群策群力,保质保量完成了自评工作。

本次评价启用了在线填报系统,为了提高填报效率,教务处于2020年4月15日专门组织了系统操作培训会,同时建立了QQ群方便各专业及时沟通、交流填报中出现的问题。为对标对表做好自评工作,2020年4月16日学校召开了专项启动会,束洪春副校长对自评工作作出了具体要求和安排。为抓实抓细自评工作,学校于2020年4月26-27日召开了本科专业综合评价工作评审会,评审会两天累计持续18个小时,聘请了11位校内外专家,对全校106个参评专业的自评报告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为保证填报质量,在各专业在线填报完成后,教务处再次组织专家对填报材料进行评审,各专业负责人根据反馈意见及时修改。

在学校的高度重视下,全体参与自评的教师不辞辛苦,加班加点,按时、保质、规范、完整地提交了所有材料,于2020年4月30日圆满地完成了本次专业综合评价自评工作。

学校将以专业综合评价为抓手,以评促改,在今后的工作中探索创新建设举措,深化专业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努力打造一流本科专业。

学校聘请省外高校专家启动2019版培养方案第二轮审核工作

为切实做好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构建更加科学、合理、规范的课程体系,扎实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及深化学分制改革工作,对标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进行专业人才培养,学校聘请开设有对应专业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对应专业归属于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省外专家,进行培养方案第二轮审核工作。

开启“云指导”,质量不打折——我校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有序进行

疫情期间,为了做好2020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工作,降低疫情对学校教学工作造成的影响。教务处在2月假期中,通过网络与学院商讨如何在师生异地开展工作方案。先后下发《昆明理工大学关于疫情期间通过信息化方式开展本科教学的通知》、《昆明理工大学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2020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部署居家隔离期间实践环节工作。3月先后到理学、冶能、交通、材料工程学院与主管教学领导座谈了解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工作进度情况。

面对疫情防控期间无法面对面交流的困境,老师们各显神通,充分利用学校教务系统毕业设计(论文)管理模块、邮件、微信、QQ等线上交流平台开启“云指导”时代,进行远程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做到“标准不降低、学习不停顿、研究不中断”。线上指导主要围绕:检查每位学生的具体工作进展、解答毕业设计(论文)中遇到的问题、指出下一步方向及指导意见等方面进行面对疫情防控期间无法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的情况,指导教师用线上手段和资源弥补的同时,还提供以往调研数据作为参考;针对无法实施现场实验的情况,则采用计算机仿真或虚拟仿真实验等来实施。目前全校各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工作按计划正常进行。

疫情无情师生遥相隔 测试有路昆工月考成新招

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昆明理工大学线上教学有序开展,“互联网+”教学已从“新鲜感”向“新常态”转变。但在线上教学的新常态下,如何加强过程性考核,确保线上教学质量,也成为了摆在教学质量监控部门和各教学单位面前的新课题。为了实现“停课不停考”,加强过程监控,昆明理工大学在各教学单位和任课教师的精心准备、周密组织下,充分借助雨课堂、超星“学习通”等线上教学平台顺利展开了章节测试和月考,从“教”“学”两个维度有效检测线上教学效果。

据不完全统计,所开设《大学物理》《普通化学B》《大学英语(2)》《物理化学B》《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主要公共基础课,都组织章节测试和月考,涉考学生达17554人,频次最高的《大学物理》完成六次章测,基本实现章章有测试、月月有考核。

各教学单位与任课教师精心设计组织每一次章测和月考,并通过在线平台的分析统计功能,用饼图、柱状图表展示考核结果,然后根据结果反馈情况对上一阶段知识查缺补漏,有效改进一下阶段线上教学。从各课程测试结果反馈看,总体反映良好,学生参与度高,学生成绩分布合理,任课教师命题质量高,难度和题量设计科学,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都得全身心投入考试,无暇顾及他人,有效避免作弊。正如英语任课老师在评论区中写到:“我认为这次考试还是成功的,学生都完成任务!……从学生的交流中我再次感到到出题老师的高水平,……若对所学内容不做深度学习,答题是不易的,即使平时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在这次答题时也不能马上找到答案……学习较差的学生翻开词典也无法确定词意,因为读不懂句子……考试期间就根本想不起来把试卷拍下来传给其他人了!”

线上测试和月考,雨课堂和学习通均有强大记录和管理功能,任课教师强化了责任意识,学生提高了参与度,时间节点感更强,线上教学平台成了新的“网红打卡地”。

2020年度第一批“课程思政”教改专项课题立项建设

根据《昆明理工大学关于2020年度“课程思政”教改专项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昆理工大教务处〔2020〕023号)要求,各教学单位积极申报共计18项。经学院组织申报、单位推荐、专家评审程序,评出“‘大思政’格局下冶金与能源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等5个项目为2020年度第一批校级“课程思政” 教改专项课题,经公示无异议后,学校决定立项建设,每项资助8万元经费。

三、高教动态

理工科课程中的思政与情感

理工科课程的思政融入是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的难点。基于理工科课程的特点,在文献研究与教学实施的基础上,从教学目标入手,提出了革新教学理念、调整教学方法、重塑教学内容的方法,为理工科课程的课程思政提供了有效的实施方案,并对课程思政在理工科院系中的全面推广提出建议。

立德树人,在思政课程中引领、在通识类课程中浸润、在社科类课程中深化。然而,理工科专业课程知识性强、逻辑推理深,与思政似乎“相距甚远”。如何使理工科课程的设计既能满足工程教育认证、“金课”建设等对课程提出的更高要求,又能让思政元素“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融入其中,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现状分析

1、理工科课程的特点与思政融入的难点

理工科课程的特点,使得思政元素的悄然融入相比通识课、社科类课程可能更具挑战性。

(1)理工科课程特别是专业基础课程的理性特点是思政元素融入的首要障碍。课程逻辑性、数学性强,无论是科学问题的分析,还是工程问题的求解,要么离不开数学的建模和推导,要么具有极强的逻辑推理。理工科课程的理性思维特点与思政偏向于情感、责任等的感性思维似乎很难真正融合。

(2)传统的理工科课程特别是专业基础课,往往重讲授轻互动,重考试轻能力,重认知轻情感,使得思政元素在课堂中的“刻意”介入,难以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因此,理工科课程中思政元素的融入过程,也必然是课程变革的过程。

(3)课程思政大格局对教师培训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对于理工科教师,如何平衡科研与教学的关系一直是一个广受关注的问题。课程思政首先要从教师的思政开始。全课程的思政融入,必须转变部分教师对教学工作的狭义理解,在教师的内心构建全面育人观念。只有充分认识到课程思政的必要性,才能有改变课堂的主动性,从而避免课程思政全面实施时可能产生的形式化倾向。

2、理工科课程思政研究

尽管理工科课程的思政元素融入较通识课、社科类课程更加具有挑战性,但部分理工科教师已经在自己的课程中进行了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这些探索涵盖了不同层次的学校,也涵盖了不同类型的理工科课程。在课程思政实践中,教师们或提出学习目标,或改变学习内容,或设计学习评价,很好地总结了课程思政在各自课程中的实施经验,对其他高校理工科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为了让课程思政全面展开,思政元素融入理工科课程是否在保持课程现有特色的同时,具有一些通用性的方法,课程思政如何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等已有的且已经在院系实施的课程质量要求相融合,既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值得教育研究者潜心研究的问题。

本文从课程的全局设计出发,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之上,整理并总结了适合理工科的课程思政实施策略。该策略使课程在满足各类新时代教学质量体系要求的同时,能够巧妙地将思政元素融入其中,在符合育人规律的同时,求变求新,满足不同课程的不同要求。

3、思政融入课程的实施路径

理工科课程的思政与情感不仅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对课程的要求,也是“育人”这一教育本质对课程的内在需求。而要在理工科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并落到实处,必须分析理工科课程的现状,并在可行的前提下,对课程进行改变,并最终全面实现课程思政目标。

因此,本文基于理工科课程的特点,提出了理工科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构建课程思政与情感相关的目标;针对理工科课程的特点,从教学方法、教学情感、教学内容等方面寻找思政融入的切入点,并寻求“润物无声”的思政实施方法;面对不同的课程,构建典型思政案例;依托基层教学组织,形成课程思政教学研讨氛围,将成功经验推向所有的课程。

二、思政目标

1、一门课程,多重目标

很多教学质量体系都把学习目标放在了至关重要的位置。学习目标、学习活动和学习评价构成了教学的三个要素,这三个要素以学习目标为导向,把握学习目标对于整体的课程设计至关重要。

一门课程具有多重目标是客观存在的。这不仅仅是社会对高校育人的要求,也是具体学校具体专业自身发展的要求,教师对教学、对课程的责任心的要求。随着教学越来越被重视,越来越多的教学质量体系被引入教学中,但课时往往是不会增加的,师资队伍也不会因此而大规模改变。课程如何改革,教师的教学理念如何革新,才能适应多种质量体系的要求,这对每一门课程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如何在教学设计中兼顾各类教学质量体系的要求,尤其是课程思政对课程的要求,是每一位教师在课程设计时需要思考的。

2、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课程目标的要求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三大核心理念为:成果导向教育(OBE)、以学生(学习者)为中心以及持续改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采用毕业要求达成评价的方法和机制,其毕业要求通常包括知识、分析、设计、研究、工具、社会、环境、规范、团队、沟通、管理、学习12个方面。这12个方面的要求将逐级分解到各门课程,专业开设的所有课程也必须合力对这12个方面形成支撑。

3、一流课程的要求

2018年,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第一次提出了建设“金课”的要求。此后,“金课”与一流课程写入了教育部文件,“两性一度”(高阶性、创新性与挑战度)成为一流课程的基本要求[2]。

《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指出:(1)提升高阶性,是要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培养学生深度分析、大胆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能力。(2)突出创新性,是要将学术研究、科技发展前沿成果引入课程,教学内容要体现前沿性与时代性,并在教学方法上体现先进性与互动性,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与个性化学习。(3)增加挑战度,是要在课程设计中增加研究性、创新性、综合性内容,严格考核考试评价,增强学生成就感。

4、“以学为中心”的理念对课程目标的要求

以学为中心(Learn-Centered),或者说以学习者为中心(Learner-Centered),是目前国内外较为主流的教学理念。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目标分为六大部分,包括核心知识、学以致用、触类旁通、人性维度、志趣情怀、学会学习。

5、多体系课程目标的思政融合

综上,各类课程质量体系都从不同的角度对课程目标提出了在“知识”“技能”领域之外的育人要求,而思政的目标就是育人,并将课程目标延伸至“情感”领域。

课程思政为各类质量体系的课程目标融合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即以思政要求为目标,兼顾各课程质量体系要求,构建一套标准。课程思政的目标在不同的课程中有不同的呈现,但总体来说偏向教学的“情感”范畴,并重在知识传授中强调价值观的同频共振。因此,结合多质量体系对课程目标的要求,融合思政育人的精神,理工科课程领域的思政目标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1)家国情怀,责任担当。在笔者搜集的关于理工科课程思政实施案例的文献中,几乎所有的文献都提出了这一目标,涵盖了工程教育认证毕业达成度要求中对环境与社会责任的要求以及以学为中心的志趣情怀要求。

(2)工程规范,正直乐观。多数文献忽略了工程规范也是思政元素中的一部分。这一目标涵盖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对规范的要求,也涉及“人性维度”。

(3)学以致用,挑战创新。这一目标涵盖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对知识、分析、设计、研究、工具的要求,是对“核心知识”的“学以致用”,也是一流课程“两性一度”的体现。

(4)沟通表达,终身学习。对应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对团队、沟通、管理、学习的要求,亦体现“人性维度”和“终身学习”。

三、“润物无声”的思政路径

1、言传身教,是思政的立足点

教育者的情怀与智慧,教师自身的理想与信念,是课程思政开展的立足点。所谓言传身教、立德树人,是指教师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的个人特质带入课堂中。教师的大视野可以带给学生大视野,教师的大格局会影响学生的大格局,教师的正直与严谨就是给学生树立正直与严谨的榜样。

因此,课程思政的实施,教师自身应首先建立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对教育事业的情怀,对科学研究的严谨,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

2、融入情感,是思政有效性的保证。

教育要达成良好的效果,在教学中融入情感,并形成“教师学生学习共同体”是十分必要的,而不是教师站在学生的对立面,考试似乎就是要“考倒学生”。学习共同体的目标是让学生更好地学,教师学生共同面对困难,其意义在于建立学生对教师的信任,而不仅仅是威严。这也是课程思政能够有效实施的保证。构建“教师学生学习共同体”的关键在于细节:课程第一节课中与学生的沟通,语言组织中更多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并让学生理解教师的作用是与学生共同面对学习中的问题与挑战。

3、学以致用,是思政的突破口

传统理工科课程往往难以将思政元素真正融入其中,但是理工科课程的目标是为研究打下基础,为工程构建基石,从头至尾的抽象课程往往被学生质疑“为什么学”,也给部分学生的学习带来没有现实支持的困难。因此,理工科课程内容的推进,应该变“从抽象推理到抽象”为“从抽象与现实、推理与归纳到新的抽象”。课程内容与现实的结合,既有利于回答学生经常问的“为什么学”的问题,有利于学生从已有抽象与现实经验构建新的抽象知识,也为思政融入找到突破口:结合现实问题,融入思政情感。

4、严谨求实,让思政隐性存在。

与现实结合,并不是思政唯一的突破口。在理工科课程中,很多课堂中的细节也体现着思政。例如,在遇到难题时,数学推导的缜密,小心求证的谨慎,工程规范的不苟,面对自然的敬畏,都是思政元素融入的契机。

5、求新求变,让思政自然融入

教学目标与理念的改变,也意味着教学方法的改变。“一流课程”为教学方法的革新指明了方向,即以学习者为中心,改变“满堂灌”的方式,变教师主动教为学生主动学,研讨、质疑、辩论是课堂的常态。在新的教学方式下,思政的融入也变得“顺理成章”,因为质疑、辩论的过程,本身就是引领学生面对问题的方法、态度、价值观方面的体现,也就是思政的过程。

教学内容的革新,将学术研究、科技发展前沿成果引入课程研讨,从而引导学生对行业需求、国家战略进行思考,增强对国家的自豪感,提升对社会的责任感,亦是思政的重要体现。

6、思政素材,让思政随时体现

在很多文献中,教师都提及思政素材的准备,包括历史人物、文化传承、励志榜样、历史沿革、社会时事、行业现状、前沿发展等,这些都是教师在教学准备中需要时常搜集的思政素材。大多数课程思政案例文献还明确指出了思政素材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写入教学大纲。充分的素材准备可以让思政随时发生,而不仅仅是在课程或单元的开始。

7、学生主动,让思政融入恰到好处

思政素材在课程中的体现,关键在于能够无声、隐性地融入课程的全过程。因此思政融入课程的关键在于恰到好处地把握融入的时机。事先准备好的思政教学设计,优点在于教师容易进行课堂把控,但不恰当的设计往往会使思政在教学中变得过于显眼。恰到好处的思政融入的另一条路径是:学生主动,即准备好素材,因课堂而变。教师可以在回答学生的问题、解决学生的困难或在学生提出质疑时巧妙地融入。例如,在笔者所讲授的一年级基础课“程序设计基础”中,当学生质疑教师要求底层代码必须自己写,不允许调用现有类库时,教师就将华为与芯片的案例融入课程,说明基础性工作的重要性。当学生再次提出为什么不能使用例如华为等国产厂商提供的基础性代码时,教师反问:那究竟是谁在为华为等一流企业培养人才?谁又应该担当编写基础性代码的责任?这种以学生为主动的思政方式,看似带有随机性,但又有必然性,其优点在于让思政变得顺理成章、恰到好处。

四、课程思政的推广

院系是大学开展教学与科研的基本单位,因此课程思政的推广,也就是要在学院中进行全面的推广。理工科学院课程思政的推广,可以按照以下路径来实施。

1、根据本学院育人目标和专业特色,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构建学院人才培养的思政目标。在即将或已经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院系专业,可以充分结合工程教育认证已有成果,在毕业达成度中融入思政目标,并将这些目标分解到课程。

2、按照不同的课程类型,比如理论类课程、工程类课程、实践操作类课程等,选择其中的典型课程构建不同的思政目标,修订教学大纲,重塑教学内容,形成有效的课程思政实施范例。

3、通过基层教学组织,建立课程思政常态化教学研讨机制,以典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为样例,全面推广课程思政。

(文章选编来源: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联盟)

版权所有 © 昆明理工大学教务处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