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机构设置 本科教学 规章制度 考试专栏 办事指南 相关下载 成果展示 联系我们
本科教学快讯第二期
发布时间:2020-05-19

 

 

一、 深化学分制改革进展

二、 一流本科建设项目进展

三、 教学简讯

“战疫”不停教“教学”在行动

王学勤校长带队开展新学期网上课堂巡检

昆明理工大学2020年春季学期“云端开学”

昆明理工大学开展线上教学教师培训

学校开展在线课程教学质量监控

昆明理工大学连续四年进入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名前百强

昆明理工大学进入2012-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教师竞赛状态数据前50强

四、高教动态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20年工作要点

顾 问:束洪春 主 编:邹永松

编 辑:许 蔚 陈庆华 刘荣佩 范卿卿 董丽娜

责任编辑:刘荣佩

卷首语

2018年,国家先后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对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做出系列安排部署。云南省政府、省教育厅将本科高校专业综合评价、深化学分制改革等作为提升云南省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突破口予以全面部署实施。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昆明理工大学坚持“以本为本”,深入开展了以深化学分制改革为核心的本科教学质量提升专项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服务管理运行机制,改进教风学风考风,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和质量。

为了让全校广大师生及时了解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及相关改革动态,熟悉最新教育教学政策措施,宣传树立教育教学工作典范,展现学校本科教育建设风貌,学校刊发《本科教学快讯》,以期推动各培养单位更深刻地学习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提高本科教育教学工作透明度和覆盖面,进一步推进管理服务改革创新。

希望《本科教学快讯》立足高点,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使之成为我校本科教育教学信息交流的联系纽带和桥梁,为学校一流本科建设助力添彩。

校长:

勠力同心战“疫情”不返校暂居家共护康健

众志成城上“云课”教不停学不止倾力一流

奋战在教学一线的老师们:

大家辛苦了!

三月的校园虽已经是梨花盛开、海棠争艳的景象,学子本应按时返校书声再起。然而庚子鼠年的春天并不太平,一场由新型冠状病毒卷席肆虐引发的危机由武汉快速扩张到全国,国家面临着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疫情。面对疫情党中央当机立断坚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指导“抗疫”工作,举全国之力保障和维护人民生命权和健康权。至疫情爆发以来召开了一系列重要的会议,作出了一系列重要的部署,采取了一系列重要而果断而有效的措施。全国各地相继启动一级响应,湖北省全面进入战时状态,数万医疗工作者火速奔赴湖北冲上前线,同时全国范围内数以千万的医疗、防疫、宣传等相关工作人员相继投入到“抗疫”工作中。神州大地经过两个多月的苦战奋战,截止3月初“战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全国大部分地区正式进入复工复产阶段。

但是,由于学校教育的特殊性决定当前尚未达到全面复学复课的条件,按照教育部的部署,师生暂时不能返校开展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为将疫情对教育教学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各高校可以结合实际开展线上教学。在校领导的靠前指导下,在相关职能部门的精心准备和密切配合下,学校2020年3月2日顺利实现“云端开学”,开学首日687门本科课程顺利开课,未出现一起“教学事故”,全体本科生按照教学计划全部开始线上教学活动,实现不返校暂居家护师生健康,教不停学不止开辟“空中课堂”。疫情当下实现顺利线上开学,得益于学校信息化建设多年的积淀,更是全体教师勇于面对主动迎接信息化革命的结果。在此,教务处向全体一线教师、台前幕后线上线下的服务保障人员等表示感谢和致以崇高的敬意。同时向全体教师发出倡议:

来一次爱国主义教育的升华

2020年的春节注定是不平凡的春节,正当万家团聚的温馨时刻,国家发出支援武汉的紧急命令,医务人员闻令而动,来不及与家人做一个正式的告别,穿上白衣战袍紧急出征,在湖北大大小小的医院、在雷神山、火神山医院以及各类方舱医院,舍身忘死,谱写了新时代一曲曲爱国主义的战歌。国家随即发出“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倡议,全国人名主动响应党的号召,服从国家统一指挥,各自在自己的岗位履行好自身的职责就是服从“战疫”安排,就是爱国奉献。

本周学校近2000名教师开展各种形式的线上教学和其他活动互动,实现线上“复课复学”。我们相信本周每一个教师的第一节课首先是一堂爱国主义教育的升华课,其次才是专业知识教育,我们相信全体昆工教师具备这样的意识、底蕴和能力,能够利用好“空中讲台”讲好中国“战疫”爱国故事,利用好“云上课堂”上好昆工优质课。我们倡议全体教师以实际行动,通过言传身教以爱国主义教育的升华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学习动力而“战疫”。

来一次未来教育模式的实践

2020年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未来教育模式悄然而至。多年来,我们不断探索和实践在面向高度信息化和资源高度开放化条件下的高等教育教学。而疫情让我们必须暂时放弃传统教育模式,教学活动不在物理空间的教室,师生天各一方开展远程教学活动。当然我们也相信,线上教学还不完全成熟,也许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在具体开展的过程中也许面临着学生的网络不好、教师设备不足等困难。

但是,我们坚信特殊时期高校教师的本质工作依然是搞好课堂教学,提高育人质量。我们希望全体教师以白衣天使战时的状态为参照,“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相信在各教学单位的努力下,全体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奋斗下,全体教师一定能够主动适应新模式,开展一场未来教育模式的大胆探索和有效实践,今天探索和实践的也许就是未来高等教育的主要模式。我们坚信只有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实现我们自身的强大和国家的强大,才能从基础上解决疫情肆虐不再重来,在未来发展中我们才能满足祖国的召唤。因此,我们倡议主动来一场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科技革命而“战疫”。

来一次质量提升的积极探索

教育教学必须遵循教育规律,信息技术是教育的辅助手段和工具。当然2020年我们全体师生都已经历“史上最长寒假”,已开展着线上教学、线下辅导以及后续的测评考评等工作。在此,我们倡议全体教师结合实际,对标国内高水平大学课程,用心专研教育教学法,探索出一套适合专业特色和昆工学生特点的教育教学方法,让学生见屏如见面,闻声而知其人。同时不断完善线上教育在资源查找与利用、个别辅导、过程监督、个性成长引导、考评测评方面构建出独特的管理体系,勇于探索和构建新型课程质量监控体系,筑牢线上教学质量底线。

我们相信通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以“守好责任田”的钉钉子精神精心耕耘“空中云课”,在教师的监督、鞭策、引导下,3万昆工学子能够收获更多,完成自己的学习使命的同时提升学习能力。在此,我们倡议来一场以教学质量提升的革命而“战疫”。

来一次居家教学与身体锻炼融合的尝试

当疫情还没有完全解除时,是不易进行户外运动和聚集性活动的,而线上教学在提供异地教学便利的同时,对教师的教学投入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良好的线上教育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资料查阅、课件准备、线上教学、线上答疑、线上作业、线上测评、个性辅导、线上各种交流和督促等方面教师会花数倍的精力和时间,其工作强度不亚于传统的课堂教学。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在此我们也倡议教师要劳逸结合,线上教学期间加强运动、健康饮食、规律作息,向学生展示最好的状态,以健康的体魄保障教育教学,在此我们倡议全体教师来一场强身健体而“战疫”。

最后,我们相信在校党委行政的坚强领导下,在全体教师倾力付出下,在全体学生的坚持与努力下,待到校园金梨挂满枝头,校园恢复朗朗书声之时,正是学校转危为机之日,也相信这次“战疫”将成为我们深化学分制改革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宝贵财富。

再次向奋斗在教学一线的全体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教务处

2020年3月5日

一、深化学分制改革进展

1.课程管理中心根据学校深化学分制改革总体方案部署,落实课程管理中心的咨询职能,启动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课程质量档次申报工作,鼓励教师开设高质量的课程,进一步提升我校课程质量,实现课程质量对专业质量的支撑。共收到422份申报材料,正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评价。

2.围绕深化学分制改革及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具体要求,经向全校各教学单位广泛征求意见并修改完善后,于2019年10月正式下发《关于修订2019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性意见》,全面启动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教务处于2020年2月对全校22个学院90个普通本科招生专业提交的培养方案进行了初审并提出修改建议,返回各专业进行讨论完善,确保培养方案立足于专业实际,符合专业、行业发展的需要,有效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3.加强考试管理,提高考试质量,严把考试关,充分发挥考试对教学的评价、激励和促进作用,学校逐步推进教考分离。经与承担基础课教学单位充分讨论协商,在2019级第一学期课程中遴选出《大学英语1》《高等数学B》《大学物理B》《无机化学》《大学计算机》五门公共基础课程进行跨省跨校教考分离,涉考学生覆盖面13057人次,其中华中科技大学负责《大学英语1》命题,西南大学负责《高等数学B》《大学物理B》《无机化学》命题,大连理工大学负责《大学计算机》命题。根据统计,2019级不及格比例为33.6%,较2018级的42.7%有所下降,总体向好,没有出现教考分离造成的大面积不及格,学分制改革成效初显。跨省跨校”教考分离的实施,对打造新的“师生共同体”,促进教的变革与适应、激发学的模式转变、端正考风促进学风方面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4.修改完善《昆明理工大学本科生重修管理规定(试行)》《昆明理工大学本科生修读辅修专业管理规定(试行)》《昆明理工大学本科重修费管理规定(试行)》《昆明理工大学本科辅修费管理规定(试行)》,规范我校重修和辅修教学管理,调动学院和教师在重修和辅修教学上的积极性,保障重修、辅修教学质量。同时根据2019级学生不及格数据和辅修意愿,研究制订2019级学生重修和辅修方案。

5.1月3日,学业导师培训会后,学业导师认真履行职责,倾心为学生提供学业指导,切实做好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学业导师为学生提供在线学业指导、心理疏导,帮助学生在疫情期间做到“停课不停学”。

6.落实助教制。完善助教管理制度,明晰助教岗位职责,严格助教选拔制度,将助教工作落到实处。学校已为量大面广的公共基础课程选拔配备助教。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围绕“教学不停、标准不降、保质保量”的线上教学目标,助教协助任课教师做好线上教学准备、线上辅导答疑、作业批改等工作,为学生和任课教师之间架设好沟通桥梁。

二、一流本科建设项目进展

(一)专业调整

近日,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公布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2019年度全国各高校新增备案专业1672个、审批专业181个(含130个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和51个目录外新专业),调整学位授予门类或修业年限专业47个,撤销专业367个。我校申请撤销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技术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等5个专业,已获批撤销。学校积极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要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的要求。以主动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建设为目标,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要和社会需求,融入云南地方经济社会的转型和创新发展,科学地做好专业布局调整和建设工作,以特色求质量、促发展。

(二)课程建设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9年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社会实践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工作的通知》要求,昆明理工大学共上报81门课程参加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省级遴选。经教育厅组织专家评审,我校共有28门课程推荐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候选课程,占全省推荐数量的1/3。

在学堂在线启动培育一批具有示范效应、推广意义的重点课程项目中,我校5门课程被学堂在线遴选为2020年云南省一流课程重点培育课程(第一批)。

三、教学简讯

“战疫”不停教“教学”在行动

根据《教育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校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及《昆明理工大学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的通知》要求,为将疫情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学校结合智慧教学改革,决定在疫情防控期间通过信息化方式开展本科教学工作。

为确保教学进程不受影响,发布了《昆明理工大学疫情防控期间本科生教学工作安排实施方案》、《关于疫情防控期间通过信息化方式开展本科教学的通知》、《关于疫情防控期间本科生在线学习的通知》、《关于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疫情期间学生注册的通知》、《关于做好在线学习困难学生学习保障工作的通知》。为确保在线课程教学质量,发布了《关于保障在线课程教学质量的通知》,制定了“在线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试行)”,要求督导、教学单位领导、教学管理人员登录在线平台对教学运行进行监控。并发布了《关于做好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开学教学检查的通知》,开展新学期教学工作检查。为帮助教师提升在线教学能力,循环组织教师参加在线教学培训,涵盖所有在线课程平台。

王学勤校长带队开展新学期网上课堂巡检

按照教育部、云南省应对疫情领导小组和学校有关疫情防控期间“延期开学正常开课,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教学工作目标要求,2020年3月2日全校本科、研究生按原教学计划正式“云端开学”。此次全校共开出本科生(含高职本科)、研究生网上课程4194门次,当天约5.2万人次参加学习,如此规模化开展线上教学活动尚属学校首次。为保障网上课堂实施效果和课程质量,督导做好网上教学工作,3月2日上午,校党委副书记、校长王学勤和副校长束洪春与学校教学职能部门负责人在呈贡校区登录各网络教学平台进行网上课堂巡检,并就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下一步网络教学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巡检期间,王校长通过后台管理系统查看了全校当期教学开课现场数据,并随机抽检查了通过“雨课堂”平台授课的《人体解剖学(2)》和《民航应急救援》,通过超星平台授课的《学术英语交流》、通过中国大学MOOC平台授课的《Python语言程序设计》、通过学堂在线平台授课的《运动与健康》、通过钉钉授课的《现代交换原理》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研究》、通过腾讯会议授课的《水污染控制工程A》、通过QQ群授课的《生物化工产品分离技术B》等9门课程,进入课堂观看教学直播。在听取教务处、研究生院、城市学院、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等部门(学院)负责人有关网络教学前期筹备工作情况的介绍后,王校长对学校网上教学各项筹备工作和当前开课效果、到课率表示认可,对全校教师和相关工作人员所作出的辛苦努力表示感谢。

王校长强调,学校各教学管理部门、学院要严格执行网上教学计划,抓好过程监控和质量评价,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做好平台管理和网络保障,认真听取师生意见反馈并及时给予技术指导和咨询答复,对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做到早发现、早解决,确保网上教学安全顺畅有序开展。王校长要求,教务处、研究生院等教学管理部门要以此次“云端开学”为契机,并将其作为学校深化学分制改革的一次大练兵,认真做好经验总结,不断完善线上教学模式,积极探索未来教学发展方向,为学校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提供助力。

校办、宣传部、教务处、研究生院、城市学院、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负责人及有关工作人员参加检查活动。

昆明理工大学2020年春季学期“云端开学”

3月2日,昆明理工大学2020年春季学期如期实现“云端开学”。当天,687门本科生课程、107门研究生课程顺利“开播”,721位教师、5.2万人次学生“云端”相遇,网上课堂模式开启。本学期,学校共开设普通本科课程2192门次,高职本科课程1077门次、研究生课程925门次。

线上教学采取慕课+直录播+在线指导”、“直录播+在线指导”、“在线指导”等授课形式,使用雨课堂、超星学习通、中国大学MOOC、智慧树以及微信群、QQ群、腾讯会议、钉钉等网络平台,同时,考虑到网络的不稳定性及部分学生无法上网等客观实际,制定“一课三方案”(在线教学方案,网络拥堵教学方案、无网络教学方案)授课计划,覆盖了全部学生。另外,针对全校无上网条件学生339人(占比1.03%),各学院按照“一人一策”为学生提出具体学习方案,确保学习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学校对“线上教学”确实存在困难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300元/人/月的数据流量特别补助。

目前各平台师生使用情况为:(1)雨课堂:绑定教师1294人,学生17267人,覆盖课程1615门次,选用学堂在线慕课77门,教师交流QQ群1261人。(2)超星:使用教师445人,学生8487人,运行课程665门次,选用平台慕课38门,教师交流QQ群288人。(3)中国大学MOOC:选用慕课412门,教师交流QQ群342人。(4)智慧树:选用慕课47门,教师交流QQ群150人。

疫情发生以来,学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按照教育部和云南省关于疫情防控工作总体部署和相关要求,制定了昆明理工大学疫情防控期间本科生、研究生教学工作安排实施方案,对在线教学的教学模式、课程要求、技术支持、组织管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对各项工作提出了进度计划安排,坚决做到“延期开学正常开课,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坚决实现疫情防控期间“教学不停、标准不降、保质保量”线上教学目标。

昆明理工大学开展线上教学教师培训

2月22日,昆明理工大学开展“雨课堂”和“超星平台”线上教学直播培训,旨在提高教师线上教学水平,促进线上学习与线下课堂教学质量的同质等效,打造一批高质量的线上课程。培训面向一线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开展了2个专题培训,并进行线上互动答疑。本次培训解答了教师在进行线上教学时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为新学期线上教学的顺利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上午,超星公司吴彤作《昆明理工大学网课的建设与应用》专题培训,时长160分钟,重点介绍了如何从尔雅课程、学银在线、示范教学包、课程资源库、教学资源课中进行建课的六种方式,以及如何通过“腾讯会议+学习通”的模式实现有效的线上教学。参与在线直播培训人员达4676人次,互动回复教师问题100多个。

下午,学堂在线刘鹏作《昆明理工大学“雨课堂”在线教学实施方案》专题培训,培训时长100分钟,重点介绍了如何基于“雨课堂”,实现PPT+语音的线上教学,以及如何实现在线直播或录播教学。参与在线直播培训人数达944人,发送弹幕661条,发送投稿23条,互动回复教师问题30多个。

据悉,为将疫情对学生的学业影响降到最低,按照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要求,昆明理工大学结合智慧教学改革,决定在疫情防控期间通过信息化方式开展本科教学工作,本科理论课程的上课时间和课程安排按照原课表执行,确保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进程不受影响。

学校开展在线课程教学质量监控

为了保证在线学习与线下课堂教学质量实质等效,切实有效地提高在线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师教学水平,学校对在线课程教学过程开展质量监控和评估。通过对在线课程教学过程的督察,了解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分析问题,总结经验,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并加以反馈。

为确保在线课程教学质量监控工作顺利开展,教务处与各平台协商开通督导账户。其中雨课堂平台所有校领导、学院领导、教务处和学院教务办教师全部开通,共361人;超星平台开通102人,中国大学MOOC开通62人,学堂在线开通43人,智慧树开通30人。教学督导人员可以在线通过后台管理系统查看全校或学院当期教学开课现场数据,也可进入老师在线课堂进行听课评教。

在线课程教学质量监控由教务处、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校教学督导室、各教学单位共同负责。

昆明理工大学连续四年进入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名前百强

2月22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竞赛评估与管理体系研究》专家工作组发布2015-2019年和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结果。昆明理工大学位列《2015-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状态数据(本科)》第56位,《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状态数据(本科)》第56位,为云南省连续四年唯一进入前百强的高校。同时,学校位列《2015-2019年全国地方本科院校学科竞赛状态数据》第16位。

本轮学科竞赛评估全国共有1172所本科院校进入2015- 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本科)。分别从获奖贡献、组织贡献和研究贡献三个方面竞赛数据进行排行,获奖贡献考虑“竞赛项目等级”“竞赛项目形式”“竞赛项目历史”和“竞赛项目奖项数量”四个维度;组织贡献考虑“竞赛秘书处”“竞赛承办单位”“优秀组织单位”和“优秀指导教师”四个维度。在2015-2019年以及2019年排行榜中,新增“研究贡献”,主要考虑学科竞赛研究拓展、延伸的内容,包括高校学生竞赛类教学成果奖和教改论文。

近年来,我校高度重视本科生的学科竞赛工作,规范本科生学科竞赛的组织和管理,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学科竞赛,激励教师积极参与学科竞赛指导工作,提高参赛的层次和水平,及时修订完善了《昆明理工大学本科生学科竞赛管理办法(试行)》,将本科生学科竞赛作为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指标之一进行统一管理,着力打造“一院一品牌”计划,仅2019年,全校本科生共参加学科竞赛39项,获国家特等奖5项;一等奖37项;二等奖94项;三等奖170项。获得省级特等奖61项;一等奖77项;二等奖99项。取得了丰硕成果。

据悉,自2017年12月14日在杭州首次发布2012-2016年我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结果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竞赛评估与管理体系研究》专家工作组已连续4年发布榜单,本轮学科竞赛评估共筛选了我国当前普遍得到高校与社会认可、有公开数据的44项(其中,本科40项)全国性学科竞赛项目,学科竞赛评估结果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

昆明理工大学进入2012-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教师竞赛状态数据前50强

2月22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竞赛评估与管理体系研究》专家工作组发布了《全国普通高校教师教学竞赛分析报告(2012-2019)》,昆明理工大学位列《2012-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教师竞赛状态数据(本科)》第49位,为云南省连续三年唯一进入前50强的高校。同时,学校位列《2012-2019年全国地方本科院校教师竞赛状态数据》第17位、《2012-2019年全国理工类本科院校教师竞赛状态数据》第29位。

《全国普通高校教师教学竞赛分析报告(2012-2019)》筛选了我国当前普遍得到高校与社会认可、有公开数据的46项全国性教师教学竞赛作为研究对象,采集这些竞赛项目自2012年到2019年8年的数据,采用竞赛的“获奖贡献”和“组织贡献”作为评价指标,对教师教学竞赛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估。全国共有966所本科院校参加排名,占所有本科院校数(1250所)的77.3%。

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质量与水平,建设一支高素质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是当前我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教师教学竞赛在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学校教务处、人事处和校工会积极开展教师培训和教师教学竞赛工作,多举措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师教学竞赛,在全国、全省教师教学竞赛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四、高教动态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20年工作要点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深入实施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攻坚行动,全力推进高等教育“质量革命”。

工作目标:持续打好打赢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攻坚战.

工作主题:提高提高再提高。

工作主线:全面推进“四新”建设,持续深化新工科、新农科建设,积极推进新医科、新文科建设。

工作重点:“三抓三促”,抓领导促管、抓教师促教、抓学生促学。

工作发力点:抓教师、促教学。

、全面推进“四新”建设

超前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以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为引领,促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思想、理念、理论、技术、评价、方法、标准、体系、文化改革创新,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变革。

深化新工科建设。启动第二批新工科建设研究与实践项目,深化理念研究与实践探索。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持续优化工科专业设置。深化未来技术学院和现代产业学院等建设试点工作,推进组织形态创新。深化教学改革,推进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提质增效。加强资源条件建设,推进工程创新训练中心、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共享型实习基地、人工智能教学资源建设等工作,分批开展工学院院长和骨干教师培训。抓好紧缺人才培养,依托示范性微电子学院、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储能学院、网络安全学院等,统筹推进关键核心领域人才培养。

积极推进新文科建设。紧扣时代新要求、经济社会发展新实践和科技革命新进展,设立一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项目,分类推进文史哲、经管法、艺术、教育等领域新文科建设。强化价值引领,重点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法律职业伦理教育。深化与实务部门合作,继续办好中国政法实务大讲堂,启动新闻实务、经管实务、文史哲等系列大讲堂。加快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持续深化公共外语教学改革,加强非通用语种专业建设,推进外语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培养“一精多会”“一专多能”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打造国际组织后备人才“蓄水池”,为我国参与全球治理提供人才支撑。

持续推进新农科建设。召开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重要回信精神一周年座谈会,研究制定加快新农科建设推进高等农林教育创新发展的意见,设立一批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实现高等农林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制定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指导意见,加快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建设。

加快推进新医科建设。实施新一轮医学教育综合改革,推动“5+3”为主体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取得新突破,深入推进“医学+”复合型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印发《服务健康事业和健康产业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设置指南》,建设国家教学案例共享资源库,支持长三角等区域医学院校加快建设新医科。研究制定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动中医药教育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动中医药教育传承创新发展。办好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覆盖临床医学、中医学、护理学专业,实现“中医西医齐赛、医疗护理共比”。

、举办首届世界慕课大会

把学习革命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生产力,建立“互联网+教学”“智能+教学”新形态,促进学习方式变革,提高教学效率,激发教与学的活力。

召开世界慕课大会。充分利用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组织高校在线教学的经验,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慕课建设方案,让这次革命性的实验转化为教育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打一场“学习革命”之战,深入推进教育观念革命、课堂革命、技术革命、方法革命。促进更多高校课程在国际著名课程平台和更多国家平台上线。组建世界慕课联盟。发布《慕课发展北京宣言》。下好从并跑到领跑的战略先手棋,把首届世界慕课大会开成世界高等教育学习技术革命的大会,把大会办成世界高等教育进入新时代、高等教育形态发生重大改变的标志会议,推动实现变轨超车。

、 办好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以“敢闯会创”为核心要素,引领高校人才培养范式变革,提升学生敢闯的素质、会创的能力,建立新的人才质量观、新的教学质量观、新的大学质量文化。

完善赛事组织持续发展机制。按照更全面、更国际、更中国、更教育、更创新的要求,做好第六届大赛各项筹备工作。立足大湾区改革开放前沿,汇聚世界高水平大学和顶尖专家,全面提高大赛国际影响力,努力把大赛办成全球最有影响的双创顶级赛事。

持续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重温改革开放奋进之路,激发大学生“敢闯敢干”奋斗精神。

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升级版。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建好国家级高校双创示范基地、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试点开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深入开展“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创业导师示范培训。

、召开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工作推进会

落实“四点一线一面”战略布局,加快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激发中西部高等教育内生动力,增强服务区域发展能力,促进中西部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共赢发展。

召开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工作推进会。印发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若干意见,深入宣传解读文件精神,推广典型经验,全面动员部署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工作。完善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六大机制,打造西北、西南高等教育发展战略支点,推进高校集群发展,推进完善质量导向的支持机制,建立健全部际协调机制和区域高等教育发展联席机制,建立东中西部高校全国性支援合作对接平台,推动高等教育创新综合平台建设,成立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加快提升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水平。

高质量完成教育脱贫攻坚任务。精准把握收官阶段的新要求与新任务,认真抓好定点帮扶云南临沧工作落实,做好对广西都安县和贵州纳雍县调研指导、挂牌督战。组织“青年红色筑梦之旅”项目团队对接(临沧、都安、纳雍、威县、青龙)脱贫需求。深入开展对口支援西部高校,提高受援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实施医学教育精准扶贫攻坚行动计划,继续为中西部乡镇卫生院培养6000名左右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为基层输送高素质全科医疗人才。继续实施“慕课西部行计划”,推动西部高校应用慕课开展线上教学和混合式教学。

、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

充分发挥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深入挖掘各门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促进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实现价值引领、知识教育、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

研制发布《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统筹抓好课程、课堂、教材和课程思政工作,发挥专业课教师的育人作用。召开全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推进会,交流各地各高校工作经验,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选树一批课程思政先行高校,打造学校有氛围、课程有示范、教师有榜样、成果有固化的课程思政建设典型。在不同类型、不同性质课程中推出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教学名师和团队,构建国家级、省级、校级课程思政名课名师三级建设体系。及时总结提炼课程思政建设的新成果、新经验、新模式,设立一批课程思政研究项目,建设一批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

、持续推进一流专业“双万计划”

应对产业和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迫切要求,积极开展专业优化、调整、升级、换代和新建工作,建好建强一流专业,打造一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支撑载体。

做好2020年度一流专业建设点遴选认定工作。加强对一流专业建设点的指导,总结经验,完善支持措施,持续推进条件建设,深化综合改革,提升建设质量。组织研究制订一流专业认证标准,引领一流专业建设。遴选认定3500个左右2020年度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做好省级一流专业推荐报送工作,推动各地完善专业建设三年规划。

改进优化专业设置工作。把按社会需求办专业作为专业设置和调整的前提条件,把落实国家标准作为专业建设的底线要求。完善专业申报网上平台,加强教指委对专业设置的咨询把关,开展高校专业设置负责人培训,引导高校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急需领域专业设置,避免大量重复设置“过热”专业。

、统筹实施一流课程“双万计划”

全面开展一流课程建设,树立课程建设新理念,形成多类型、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深入推进“课堂革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释放潜能、全面发展,推动课堂改革成为教育者的一场心灵革命、观念革命、技术革命、行为革命。

完成首批“双万计划”一流课程认定工作,发布首批国家级一流课程名单。统筹规划国家级和省级一流课程的持续建设,打造具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金课”。

大力推动慕课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应用。倡导国内课程平台横向联合,依托各类课程平台及联盟,开展教学交流研讨。加强慕课规范化管理,出台狠抓慕课建用学管推进新时代高校学习革命的意见,加强分类指导,建设线上“金课”,促进优质课程资源更加广泛共享,为实施高等教育质量“变轨超车”奠定基础,引领和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课程改革与课堂革命。

开展全国教材建设奖全国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评选工作。根据《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管理办法》,指导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对示范中心开展评估工作。

、深入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

探索完善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体系,造就更多有家国情怀、人文关怀、世界胸怀的杰出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和医学科学家。

遴选认定2019年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推动多样化探索,支持高校开展“三制”(书院制、学分制、导师制)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启动2020年基地申报工作。

推动政策协同。完善拔尖计划2. 0长效工作机制,实现部委协同、司局联动,做好拔尖计划2.0与英才计划、强基计划的衔接。

推动交流共享。协调推进拔尖计划2.0工作交流、学术研讨和学生交流等,研发拔尖计划2.0信息平台,促进经验互鉴、资源共享。开展拔尖计划2.0课题研究工作,形成一批有质量有分量的理论与实践成果。

九、全面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

大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使卓越教学成为毎一位教师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建设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文化。

建强建好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成立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发展联盟,指导各省域、区域和行业性教师教学发展联盟机构建设,引导各高校加强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提升教学学术水平,打造追求卓越教学的质量文化。组织培训平台和有关高校全面开展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以教学理念、教学技术和方法、教学内容改革为重点,推动实现青年教师上岗培训全覆盖、三年内教师全部轮训一遍。选树一批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建立完善基层教学组织。研究制订加强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意见,推动高校以院系为单位,恢复设立或完善教研室等基层教学组织,实现基层教学组织全覆盖、教师全员纳入基层教学组织。推动高校制定完善教研室等基层教学组织相关管理制度,提供必需的场地、经费和人员保障,由院长、高水平教授等担任基层教学组织负责人,落实责任制,激发基层教学组织活力。探索推进“虚拟教研室”项目,以现代信息技术助推教学组织建设。

选树一批新时代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务处(教务部、本科生院),引领提升教务管理服务能力。构建高校图书馆服务新体系,推动图书馆融入本科教育全过程。

十、完善部省校联动的基本工作制度

强化组织动员,采取“部省司处共同发力、上下联动,各地各校同频共振、协作并进”方式,深入推进“质量革命”,引导各类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加强对直属高校的统筹指导工作。支持直属高校深化改革,不断提升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国家队”的示范引领作用。完成第十届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执行主席换届工作,完善咨询委员会建言咨政工作机制,发挥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战略咨询作用,为政府决策提供有力参考。以编制《教育部直属高校年度基本情况统计资料汇编》为契机,推进科学数据分析,客观反映直属高校发展贡献与面临困难。探索直属高校多维评价分析,激发办学活力,引导直属高校特色发展、内涵发展。做好直属高校“十四五”规划编制指导工作,引导直属高校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发展目标、重大举措,全面提升直属高校办学水平。

办好全国高等教育年度工作会议。召开第29次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暨2020年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分析研判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发挥大学报国强国的重要战略作用,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深化综合改革,提升服务能力,引导学生刻苦学习、教师潜心育人、学校风清气正,更好服务国家战略。

召开2020年高教(厅)处长会。全面部署年度工作,指导各地各高校深入实施振兴本科教育行动方案,持续推进“以本为本”“四个回归”,加强从严管理、从严治教,合力推进全面振兴本科教育“三部曲”。部署指导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按照高教法执法检查报告要求,持续抓好改进落实工作。

指导地方应用型高校和民办高校发展。以推进“四新”建设和实施“双万计划”为契机,加快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深化产教融合和城校共生,推出一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示范案例和一流专业。指导民办高校深化内涵建设,在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中支持民办高校建设,推动民办高校与企业多样化合作共建、多途径提升办学质量。

十一、狠抓党建增强履职尽责能力

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提升理论水平,加强政治建设,奋力担当高等教育强国报国的历史使命。

凝心聚力建设“奋进支部”。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加强政治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指示批示精神。改进工作作风,力戒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强化工作实效,严控发文数量,提高发文质量,加强会议管理,落实会议计划。践行“一线规则”,打造高等教育司“百校千课”工作品牌,组织全司党员干部深入高校开展蹲点式调研、听课。弘扬奋进文化,夯实干部队伍能力基础,激发干事创业活力,努力打造高质量奋进队伍,营造“一想三能”“四会两商”温馨友爱的文化氛围。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作风建设重要指示批示和中央有关通报精神,学习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党风廉政建设会议精神、部党组《关于加强廉政建设若干意见的通知》精神等。坚持集体领导,发扬党内民主,坚持“三重一大”制度,重大事项全部通过召开司务会集体决定。严格落实八项规定精神。推动警示教育常态化,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制。做好一流专业评审、“互联网+”大赛、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等廉政风险防控,构建以岗位为点、流程为线、制度为面的风险防控体系。

版权所有 © 昆明理工大学教务处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 您是第 位访客